EDR 是什么?企业为什么需要端点防护?
EDR 可协助企业保护分散在不同地点的端点装置,成为资安利器。但端点是什么?端点会面对什么样的资安威胁?本文将介绍 EDR 的定义、运作原理、常见威胁类型与实际效益,并比较 EDR 与其他资安防护技术的差异。
EDR 是什么?
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 中文称为「端点侦测及应变」,简写为 EDR,是一种资安技术,针对端点收集资料、进行监控,并在侦测到潜在威胁时,第一时间回应,并通知企业资安团队,将网路攻击的影响降至最低,避免机敏资料遭删改或外泄。
2013 年美国资讯科技顾问公司高德纳(Gartner)的资安专家安东・楚瓦金(Anton Chuvakin)创造了 「端点威胁侦测及应变(Endpoint Threat Detection and Response)」一词,泛指主要目的为侦测及调查可疑活动及其踪迹的工具,后简化为 EDR。而由于网路攻击日渐严重,EDR 的重要性逐年增加。
端点是什么?
端点面对什么样的网路攻击
端点是使用者用来连接网路的装置,也因此可能跟企业以外的网路接触,成为企业资讯系统中的较容易遭受攻击的目标。几乎所有常见的网路攻击,都可能威胁到端点,常见的包括:
- 恶意软体:恶意软体的目的为伤害电脑、装置、资讯系统的程式码,种类和方式都繁多,可以藉由多种途径感染目标,常见的有:木马程式、勒索病毒、蠕虫等。
- 钓鱼攻击:钓鱼攻击是一种透过假造的情境或网站的方式,骗取受害者的机敏资料,例如登入帐号密码、信用卡资料等。
- 内部威胁:由企业内部的人员进行的网路攻击,内部人员已经具有一定权限,发动攻击更加容易。
- 未修补的漏洞:许多软体在设计或开发时,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安全漏洞。当软体厂商释出修补程式(Patch)后,若企业或使用者没有及时更新,就会留下「未修补的漏洞」,成为骇客攻击的目标。 WannaCry 勒索病毒即是利用漏洞攻击端点的著名案例。
- 行动装置威胁:除了电脑以外,现在也有许多针对手机、平板等行动装置的勒索病毒与恶意软体。这些恶意程式可能伪装成一般 App,诱骗使用者下载安装,或是透过钓鱼简讯引导点击连结,进而窃取机敏资料、锁定装置内容并要求赎金。
- IoT 设备威胁:许多智慧家电与连网装置未更改预设密码或缺乏更新,易遭骇客入侵并用于组成僵尸网路,进行大规模攻击,导致网路服务中断或资料外泄。
EDR 如何运作
EDR 技术在实际应用上,可能会因为不同企业的架构与需求而异,但是通常来说,可以分为「侦测」与「应变」两大部分:
侦测
- 端点监控:持续监视各个端点上的活动,例如执行中的程式、存取的档案、网路连接活动等。
- 事件记录:将监控到活动记录下来,统一传送给企业内部的资安人员。
- 分析监控记录:对比资安资料库中已知的威胁,识别网路攻击。同时利用 AI 与机器学习技术,协助资安人员分析监测纪录,侦测未知的威胁。
- 侦测异常活动:辨识到的已知和未知的网路攻击。
应变
- 示警与提供情报:向资安团队提出警告,并提供可以协助深入分析资安威胁的情报,例如时间、主机名称、恶意程式位置、IP 位置等等。
- 采取补救措施:停止可疑进程继续运作、驱逐入侵者、隔离恶意程式或感染的端点,或直接删除恶意软体/恶意程式码等,第一时间防止恶意攻击扩散。
EDR 和传统资安防护有什么不同
传统资安防护措施如防火墙、WAF、IDS、IPS、IDP 以及防毒软体,虽然也可针对端点进行保护,但主要依赖已知的攻击特征与威胁资料库,无法主动侦测未知威胁或持续监控异常行为。因此,这些工具通常无法即时辨识骇客潜伏期间的可疑活动。
相较之下,EDR 能提供更主动且持续的端点防护。 EDR 可在资安事件发生前的潜伏期,即时监控端点行为,发现异常活动时可自动采取措施,例如隔离可疑设备或程序。事件发生时,EDR 也能立即通报资安团队,并完整记录 Log 档,提供后续鉴识分析,强化资安事件的回应能力与未来的防御策略。
虽然 EDR 能补足传统资安防护的不足之处,但两者仍各有优势:EDR 擅长即时侦测与应变,而防毒软体则在拦截已知网路攻击方面表现稳定、效率高。
使用 EDR 的 3 大好处
- 提升可视度:EDR 可集中管理所有端点设备,不需逐一人工检查,统一监控潜在入侵行为与异常活动。所有端点的行为纪录、存取路径、档案变更等资讯都会即时汇整,方便资安人员掌握全貌,快速找出问题源头。
- 提升回应速度:当侦测到异常行为时,EDR 可第一时间发出警示,并自动或远端手动隔离受感染装置,防止恶意软体进一步扩散。此外,透过自动化资料整理与分析,大幅减少人工作业错误与反应延迟。
- 主动威胁搜捕:EDR 不只是被动防守,它还具备主动威胁搜捕(Threat Hunting)功能,能针对异常模式、自订行为规则,持续挖掘潜藏于内部网路的恶意活动。这让企业能在骇客造成破坏前,先行预警并处置。
EDR vs MDR vs NDR vs XDR
资安技术和解决方案,从针对端点的 EDR 又再延生出 MDR、NDR、XDR,各以不同的方式或在不同的范围,监控活动、侦测资安威胁。
- MDR 托管式侦测与应变:由第三方公司提供的 EDR 服务,代企业利用 EDR 的技术与工具,进行网路安全防护工作。
- NDR 网路侦测与回应:和 EDR 运作方式类似,但范围不同。 NDR 针对网路流量监控,并收集、分析活动资料,侦测潜在的威胁。
- XDR 延伸式侦测与回应:涵盖范围比 EDR、NDR 更大的侦测与回应技术,除了端点、网路流量以外,也监控电子邮件、应用程式、伺服器及云端工作负载等部分。
EDR | MDR | NDR | XDR | |
性质 | 资安技术 | 资安服务 | 资安技术 | 资安技术 |
监控范围 | 端点 | 端点 | 网路流量 | 整体 IT 系统(端点、网路、电子邮件、云端) |
在资安威胁无所不在的时代,企业不只需要「防堵」,更需要即时「侦测」与「应变」。 EDR 结合监控、分析与主动回应功能,为企业端点安全提供关键保障。虽然传统防毒与防火墙仍有其价值,但导入 EDR 更为企业建立多层次防御架构的重要一环,帮助资安团队抢得防御先机、降低风险冲击。欢迎与我们联络,为您规划专属 EDR 资安防护。
立即联络晟崴科技,为您打造资安解决方案